立法院本周將正式開始審查年金改革相關法案,面對社會上正、反兩面排山倒海而來的壓力,藍綠兩黨表面上看似各有論述、各有主張,但實際上卻仍不脫片段式、解構式的拆解各類年金制度,著重在探討最細部、最枝微末節的軍公教退休人員應該砍多少退休福利的討論,而沒有試圖利用此次機會,建構一套宏觀、不分職業類別都一體適用的年金制度。



事實上,政府在討論年金問題,首先必須先回答的是改革年金是為了避免國家財政懸崖、照顧更多國人的老年退休生活,還是為了討好不同世代與製造職業類別的衝突?如果是前者,那麼根據世界銀行「三柱理論」的建議,政府就應趁此時刻,著手建構基礎年金、職業年金與商業年金等3層退休養老制度,確保每位國人的老年退休生活基礎經濟收入無虞,不會再因為職業類別的差異而有所差異。









所謂的3層年金制度,是利用第1層建構的基礎年金,確保全體國人退休時,都能維繫基本的生活品質與尊嚴。第2層則為職業年金的部分,乃根據不同職業類別與貢獻,由政府、勞、雇三方依照薪資所得按月提撥至受雇者個人退休專戶。第3層為商業年金,是利用租稅獎勵,由政府提供誘因鼓勵個人提早規畫退休生活。此一制度設計,不但包含國家社會主義的精神,由國家保障每一位國人退休基礎所需;亦兼容個人責任,尊重個人不同的職業選擇與貢獻,累積不同的職業年金以及健全財務規畫。

此外,藍、綠政黨在討論年金改革時,亦都忽略基金管理以及基金績效的問題。在現行制度下,不論是公、勞保年金收入所創設的基金,常被迫配合政府政策的需求進行非專業性投資,導致基金投資效益過低。再者,相關年金的個別提撥者也不能參與提撥年金的投資決策,而讓年金管理致形成政策黑洞,凡此種種,在在都影響年金提撥者的退休權益。但以上種種缺失竟都非此次年金改革修法的重點,且改革決心不足,不夠徹底。

今日,年金改革已勢在必行,但改革的目的應該不是為了剝奪一方的權益、討好另一方的利益,而應大破大立地建立一套因應台灣人口老化挑戰下,可長可久的好制度。現行年金制度的缺失在於基礎年金不足以支付退休生活所需,職業年金制度又被形塑出階級性差異,以至於當社會討論年金問題,就很難有理性的思辨。立法院身為國家最高立法機關,當處理年金問題時,不應只是著眼於只砍軍公教退休給付而已。筆者期許立法委員未來在審議年金法案時,首應重在整合各類年金,讓社會沒有任何一方在退休時有被犧牲、剝奪的感覺。

其次,因應社會變遷、少子化、中高年齡再就業等趨勢,未來的年金制度必須考量國人養育子女的貢獻與公、私部門人才交流的可能,將各類職業年金全面改為確定提撥下的個人退休金專戶制,除可落實其可攜性外,更可由此來貫徹世代公平及年金永續的目標,而不是在現制下做些政治性、枝節性的刪減,而讓世代之爭的歹戲一再反覆上演。

(作者單驥為中央大學產經所教授,高思博為世新大學法律系副教授)

(中國時報)







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ivb3s4639601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